11月25日,第九届中国—东盟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在美丽的广西南宁召开,会议主题是“国际追逃追赃合作”。
国际追逃追赃听起来“高大上”,其实与在国内“打虎拍蝇”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反腐败!反腐败!反腐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同的是多了国际司法合作的环节,这是因为现在一些腐败分子在案发后潜逃国外,或者把腐败犯罪资产秘密转移到国外。
腐败分子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追回来绳之以法——这是中国政府和中国检察机关对跨国腐败犯罪的一贯态度。在这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中国首席大检察官、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以及参会的东盟成员国总检察长们都说了啥,检察君带你来听听。
25日上午,孟建柱书记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检察君听出了三个关键词。▼
▼▼▼
点赞
“中国—东盟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机制在共同打击跨国犯罪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维护本地区和谐稳定、促进区域发展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
决心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高度重视与东盟各国司法合作,愿与东盟各国一道打击跨国腐败犯罪。”
合作
“中国与东盟各国要在相互尊重基本国情和法律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凝聚打击跨国腐败犯罪的共识,推动国际追逃追赃合作深入开展。”
“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制度,建立和完善边境地区检察机关定期会晤、重点协查案件磋商、遣返和追赃快速通道等合作方式和平台,增强国际追逃追赃合作实效。”
▲孟建柱书记表达了中国政府严厉惩治跨国腐败犯罪的坚定决心,还给双方司法合作“点赞”和“支招”,让小伙伴们信心满满啊有木有。
作为该会议机制的重要一方,也是第九届会议主办方代表,曹建明检察长讲了些啥?检察君觉得他主要讲了两件事情。▼
▼▼▼
晒了一个成绩单
我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
专项工作成绩单
2014年10月,最高检部署开展了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专项工作。截至今年9月30日,中国检察机关已从28个国家和地区劝返、遣返、引渡职务犯罪嫌疑人91名,涉案总金额达7.76亿元人民币。
其中,通过与东盟各成员国检察、司法执法机关合作,先后从新加坡、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劝返、遣返或合作缉捕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31人。今年5月9日,“红色通缉令”2号嫌犯李华波从新加坡被遣返回国,成为中国—东盟司法合作的典范。
回答了一个问题
怎样加强反腐败司法合作,
形成反腐败国际合力?
1相互尊重主权,扩大合作共识
本地区各国检察机关应当秉持平等互信、互惠互利原则,在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和司法管辖权的基础上,尽可能消除合作障碍,形成反腐败国际合力。
2完善协作机制,深化务实合作
应当在遣返、引渡犯罪嫌疑人或罪犯,查找、追缴和返回犯罪资产等方面建立畅通有效的司法协助途径,共同鼓励和倡导运用劝返、非法移民遣返、民事追赃等新的法律措施,增强反腐败国际司法合作的实效。
3加强信息共享,深化人员交流
应当进一步加强犯罪信息交流,深入开展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检察业务交流和培训,共同提高惩治跨国腐败犯罪的能力。
从孟建柱书记和曹建明检察长的发言中,大家已经感受到我国政府和检察机关国际追逃追赃的坚定决心了吧,接下来让我们听听东盟各成员国总检察长们是怎么说的。▼
中国香港和澳门地区检察及反贪部门负责人也在会上分享了各自在国际追逃追赃上的经验。▼
跟着检察君听了这么多,小伙伴们脑容量还够吗?不管怎样,你要知道一点,中国和东盟各国都坚定地开展追逃追赃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腐败犯罪。
会议的最后,曹建明检察长和东盟成员国总检察长们共同签署了《第九届中国—东盟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联合声明》,明确表明各国打击跨国腐败犯罪的决心和立场,表达在国际追逃追赃合作问题上所达成的共识,阐述今后开展合作的方向和重点!(本文图片 程丁摄)